8月12日讯“儿童是狂犬病的最大受害者,事实上,许多由家人带着来打疫苗的孩子都是在被咬好多天以后,儿童遇到宠物伤害不及时说出来让医生都感觉后怕。”今天上午“专家进社区·健康大课堂”围绕狂犬病相关知识开展讲座。
本报与济南市卫生局联合主办的“专家进社区·健康大课堂”第十八次提供公益服务,此次讲座着力普及狂犬病相关防治知识。讲座在市中区四里村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济南市传染病医院副教授李秋梅就狂犬病的基本知识及一旦被宠物咬伤后居民如何处理、如何保护自己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专家指出,儿童狂犬病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得多,国内一项统计显示,14岁以下儿童占该病发病数的60%。儿童狂犬病危害大于成年人的主要原因包括:儿童个子矮,当狂犬迎面扑来时,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儿童被咬的这些部位距中枢神经系统近,血液循环极其丰富,潜伏期短,病情险恶;儿童体重相对轻,狂犬咬伤后,进入伤口的狂犬病毒在血液中的浓度相对比成人要高出许多倍;一些孩子虽未被咬伤造成较大伤口,可被抓伤、舔伤后,未及时告诉家长,未能得到及时处置,未注射狂犬疫苗,也有发病的可能。
“许多孩子都是在被咬好多天后被惴惴不安的父母送来医院打疫苗,多数孩子不说是因为没当回事儿,还有些故意隐瞒被宠物伤害的原因。”今天的讲座上,专家提醒市民,“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狂犬病的危害,还要多讲给儿童,遇到了宠物伤害一定要及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