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元宵15天,仅到我们这里来打狂犬病疫苗的市民就达215名,平均每天10多名。”日前,当县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黄美林报出这么一组数据时,记者感到了一丝惊讶。但他马上补充说,这只是自觉来打预防针的市民数据,而被动物咬伤抓伤而没有来打预防针的市民数应该更多。
黄美林说,每年的春节、五一、国庆长假期间都是市民被狗猫类动物咬伤抓伤的高峰期。这几个时间段亲朋好友都要相互拜访,各种场合比较热闹,各种动物容易受到惊扰而出现攻击行为。其中受伤比例较高的是16周岁以下的学龄儿童。因为长假期间学校基本上都放假了,学生们与各类动物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再加上大多数学龄儿童不懂得如何与动物相处,在遇到动物袭击的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就很容易被动物咬伤。记者一个邻居的孩子就是这样。那天,他在外面玩耍,突然旁边窜出一条狗对他吠叫,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转身就跑,结果那条狗追了上来对着他的腿部就是一口。黄美林说,在一般情况下,动物不会主动袭击人。市民在遇到动物对你有袭击倾向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特别是不要转身就跑,那样会很容易引起动物的攻击欲望。最好的办法是冷静,慢慢地移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袭击人的动物主要以狗、猫为主,但也有其他的动物。有个市民就被自己养的一只兔子咬伤,还有一个市民则是被荷兰鼠啃了一口。因此,市民在与这些平时看上去很温顺的动物相处时,也要注意分寸,毕竟再乖的动物也是有兽性的。
黄美林表示,狂犬病毒靠口腔分泌物传染,传染力极强,病发后死亡率几乎是100%。市民在购买各类宠物后务必打好预防针;在不小心被狗或其他动物抓伤或咬伤时,应立即用流动的肥皂水、清洁剂或清水用力冲洗伤口,然后涂抹70%酒精溶液或碘酊,并及时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受狂犬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