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珍贵物种受影响、破坏,甚至毁于一旦。
据了解,绝大部分水母都生活在海水里,而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是极其珍贵的种群。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极高,水中不能含有任何有毒物质,生长最佳环境是无污染、人为痕迹少的酸性水质,水温不得高于35摄氏度。假如该地区水质遭受污染或破坏,这些脆弱的小动物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有可能在数日之间灭绝。
据悉,保护区管理处目前已安排了专人在水潭边看护桃花水母,禁止游客捕捞,并劝说游客不要将垃圾杂物投入水中。
另外,管理处还在周围设立了有关桃花水母的宣传保护牌匾。他们还积极与有关科研单位联系,以期研究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自然资源。
名词解释:
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有几亿至十几亿年以上的生存历史。迄今世界上发现11种淡水水母,除日本伊氏、英国索川外,其余9种都在我国。桃花水母物种已濒临灭绝。2002年3月在四川都江堰召开的“中国红色名录”研讨会上,桃花水母已被列为“极危动物”。
我国对桃花水母的认识至少早于欧美各国270多年。远在明万历三十七年,《归州志》中就有“桃花鱼”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桃花水母的最早记录。清雍正三年(公元1726年)《古今图书集成》中也曾这样细致生动地描述桃花水母:“桃花水母形如榆荚,大小不一,蠕蠕然游水中,动则一敛一收,若人攒指收放之状,不知避人,取贮盂中亦然。离水取视,不过如涎一捻,绵软无复形体。”
上一页 [1] [2]